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數位時代的終身學習

李家同教授曾說,現在的年輕人花太多時間上網、看太多網路文章,結果都變笨了。他勸年輕人少上網,不如把時間省下來,閱讀法院的判決書還更有助益。此言一出,又成為新聞焦點,支持、反對李家同者都有。這個事件也反映出網路時代的學習方式與內容都有別於傳統,如何善用網路,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學習的課題。

網路強大的搜索功能,把千奇百怪的大量訊息直接送到人們眼前;而即使人們不主動上網搜尋,也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訊息被傳送進入個人的電腦。這種網路傳播行為不只顯示了資訊的泛濫,也形成強迫接收。

贊成李家同說法的人之所以反對年輕人上網太久,又與網路上各種驚世駭俗的暴力、色情、偏執資訊有關;時下網世代草率、隨興、無厘頭式的創作與交流方式,也是許多父母師長反對子女上網的主因。

凡事的利弊判斷都要合乎比例原則。網路的便利性打破了學習的地理限制,現在國人不必出國,能透過網路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與內容;中央大學建立多年的網路學習平台「亞卓市」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在去年最新出版的教育白皮書中,盛讚其提供了每一個人接觸、浸淫在學習世界中的機會。

網路上豐富的文學作品、新聞及各領域由淺入深的實用性知識、技藝項目的教學指導,讓人可以找到任何需要的資訊與知識。網路學習不需要入學考試、沒有畢業門檻的特性,是終身學習最好方式。因此,論斷網路對學習的影響,答案絕對不是簡單的「對」或「錯」,必須以更廣大的視野與標準來檢驗。

網路不只提供了終身學習的最佳途徑,也是汲取知識的即時管道。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出現後,網路成了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工具。「學習」成為永恆的進行式。這對於有能力、有工具的人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加速了因數位落差而形成的學習成就差距,擴大階級落差。

數位落差是目前各國政府都關心的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列為必須重視及解決的課題。我教育部從民國九十六起,推動「國民電腦應用計畫」,以四年時間,提供一萬六千戶低收入家庭各一部個人電腦,並且負責其後三年的上網費及維修費。這個計畫初步彌補了一些因城鄉及貧富差距形成的數位落差。

中華電信、鴻海等企業也開始推動數位學習,以送電腦,建立數位學習中心的方式,協助偏鄉地區與網路時代接軌。這些都是國內建立網路終身學習架構好的發展。

但應注意的是,空有電腦與網路建設仍不足以支撐、培養一個以科技為基礎的終身學習社會。對已經步出校門、不再身處教育體系中的人,需要更多的激勵與啟發,以建立終身學習觀念。在這方面,社區大學是很好的場域,但也需要政府給予必要的資源,以發展相關計畫與課程。

而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的生涯規畫與自我期待則是終身學習的觸發點,這一點是無法外求的。

Orignal From: 數位時代的終身學習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