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先生結婚十六載,吵過無數回合,新婚時,為了炒絲瓜要放蒜頭還是薑絲,展開家族大對決(他媽用薑絲,我媽用蒜頭)。而後為了子女管教,他討厭我原則太鬆,會讓孩子爬上了天;我埋怨他一點都不像師範出身,老是喜歡用支配、控制那一套。最近我們在吵"飛龍在天",我覺得他愛看連續劇,沒水準;他覺得偶而休閒一下,我何必那麼掃興,結果他現在不看了,換我趁他不在家時,偷看一下飛龍和飛虎。
許多人害怕吵架,怕翻了臉會害了關係,因此,許多夫妻採取能忍就忍的策略,不過一旦忍無可忍,就會如山洪爆發,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吵架真的帶來惡果,我們就更視吵架為洪水猛獸。事實上,吵架不只是婚姻裡的便飯,更是增進關係的契機,因為在吵架、衝突時,潛藏的問題會浮上檯面,吵架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二人的關係,幫助我們更加認識自己,了解對方。那我們該如何面對吵架呢?我認為要先學會從吵架中觀察雙方的互動狀況,再從中找出盲點,作為化壓力為助力的著力點。
一、為吵架把脈
以下提供幾個觀察的重點,讓我們來進行一場有關吵架的另類思考:
1.相同的主題
如果吵來吵去都是一樣的事,彼此的抱怨也都一樣,就要考慮是不是有別的東西「卡」住了,例如:絲瓜的煮法並不是我與先生展開絲瓜大戰的真正關鍵,彼此覺得不被對方尊重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有些夫妻常為小事大吵,其實在小事背後可能隱含著許多的委屈與不滿,如果不針對這些隱藏的心事解決,衝突必然重覆發生。
2.權力的分配
從不斷的衝突、吵架過程中,可以看出夫妻間的權力運作情形。諸如每次吵架都是由誰發動、誰的意見會被聽見、誰的意見會被忽略、通常由誰作出決定等。一般說來,若夫妻關係只能滿足其中一人的需求 ,也就是說,一人始終聽命於另一人,則兩人的關係較會呈現暗潮洶湧現象,衝突可能隨時爆發。
3.第三者加入
夫妻吵架可能牽扯出第三者的涉入,如婆婆、娘家或孩子,此種三角關係通常會擴大夫妻吵架的複雜度。如:婆婆或丈母娘介入,會讓夫妻更無法直接溝通,阻礙彼此了解的機會。此外,孩子也可能與夫妻形成三角關係,例如,每當先生責罵孩子時,我總會為孩子講話,原本是想降低父子衝突,結果不僅父子吵得更凶,還加劇了夫妻的衝突,因為先生認為我和孩子一個鼻孔出氣,這種情況使他更難與孩子建立親和關係。
4.彼此互為因果
常聽到夫妻之間彼此抱怨,先生說:「要不是他那麼嘮叨,我怎麼會不想聽他說話」,妻子則說「要不是他都不聽我講話,我何必一直講」」,這種抱怨在生活上層出不窮,真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這種現象很難斷定是非,因為他們的感覺可能都對,只是他們的互動成為一種循環,彼此相互影響,長期下來就演變成固定的行為模式,於是妻子越嘮叨,先生就越充耳不聞;反過來,先生越充耳不聞,妻子就越嘮叨,彼此不斷互相指責,糾結就越難解開。
5.彼此互相強化
還有一種造成不斷吵架的原因在於,夫妻之間彼此強化了令人討厭的行為。例如,我是個常會忘東忘西的人,先生因而常對我耳提面命,於是他怪我漫不經心、不負責任,我則覺得他嘮叨,像是我爸爸,其實我們把彼此訓練成我們討厭的人,因為我仗著他會提醒而變本加厲,他則怕我闖禍而更加緊迫釘人。
6.能預測的結局
如果吵架已經吵到能夠預測對方的反應與結局,即表示你們的行為已變成一種慣性的互動序列,令人難堪與痛苦的是,你們雖能彼此預測卻無法停止吵架的行為,就好像踩著一首已經跳膩、跳煩的舞步,卻無力停止,只好日復一日彼此消磨下去,不僅耗費精力,也失去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機會。
二、 吵一個好架
如果你已經能從上述各點看出夫妻之間吵架的端倪,接下來也許你可以嚐試下列做法,將破壞性吵架轉為建設性的吵架:
1. 停止無效的行為
停止無效的行為,才能切斷慣性的互動序列。如果一直叨叨唸,並無法使對方改變,就當機立斷讓自己閉嘴。現在我要出門時,先生不再提醒東提醒西,我只好自力救濟,結果他看我並不是每次都會忘東忘西,也就比較能夠信任我,能得到他的信任又使我更願意自我改善,雖然我偶而會再犯,他偶而也會囉唆一下,卻不會造成衝突,有時還成為表達親密的方式。
2. 改變思考邏輯
夫妻吵架時,別急著斷定誰對誰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循直線的因果關係,我們說過,很多行為是經過長期互動、循環而成的,因此,夫妻吵架時,與其為誰對誰錯爭執,不如嚐試改變互動方式,例如:下次妻子嘮叨時,去為他到杯水,感謝他始終沒有放棄你,這次你一定要專心聽他講,我想妻子見你如此專注,也必須改變行為,因為你一專注,他就不需囉唆了。
Orignal From: 吵一個好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