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在唐朝以前還有一些強者的心態,但到了近代,中國人已經在心中默認自己是一個弱者,再也沒有了強者的競爭挑戰心態。
中國人的弱者心態,較為明顯地表現在四個方面。
我們這個世界可以分為無生命的自然界和有生命的生物界。
無生命的自然界是平等的,太陽絕不會對美國偏心眼而多照美國幾小時,牛頓定律也不會隻在英國成立而到了中國就不成立。
但是有生命的生物界卻是不平等的,有強者和弱者之分。
狼是強者,羊是弱者,狼吃羊,強者吃掉弱者;高大強壯的猴子作猴王,而低矮弱小的猴子不得不匍匐在猴王腳下,強者欺壓弱者。
"強者消滅弱者","強者欺壓弱者"是生物界的鐵則。
人類既然屬於生物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分出強者和弱者。
人在個體上存在不平等,體力有強弱之別,智力有高低之分。
不同的人類集團(即國家或民族),也有明顯的差異,有歐美那樣的發達國家,亦有亞非拉那樣的落後國家。
由於強者和弱者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強者和弱者的心理狀態也完全不同。
強者心態的基本出發點是"競爭",一張餡餅誰能搶到就屬於誰,搶不到餡餅的弱者挨餓活該;而弱者心態的基本出發點是"平等",一張餡餅應該大家平分,倚強欺弱被譴責為不道德。
人類社會應該崇尚強者的"競爭",還是應該提倡弱者的"平等",是一個很難說得清的問題。
如果人類社會要一味提倡弱者的"平等",過分同情保護弱者,搞幹好幹壞都一樣的大鍋飯,這樣的社會就會失去向前發展的原動力。
但如果人類社會要一味提倡強者的"競爭",就會出現血淋淋的殘酷競爭,也不是一件好事。不過強者和弱者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各自強調自己的理論。
強者要求更多的"競爭",而不喜歡束縛他們手腳的"平等";而弱者則要求更多的"平等",害怕對他們難於取勝的"競爭"。
中華民族在唐朝以前還有一些強者的心態,但到了近代,中國人已經在心中默認自己是一個弱者,再也沒有了強者的競爭挑戰心態。
中國人的弱者心態,較為明顯地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缺乏向強者挑戰的雄心
一個具有強者心態的人,其基本標志就是有向強者挑戰的雄心。
具有強者心態的運動員,會把自己的目標定在世界冠軍上,而不是當個省市第一名就夠了;具有強者心態的企業家,會把企業的目標定為制造世界一流產品,而不會滿足於生產一些廉價商品賺錢盈利;具有強者心態的國家領導人,會為國家制定一個"一等強國"的發展目標,而不是制定一個"小康水平","中等發達國家"的小目標。
日本作為一個小島國,國土資源人口等客觀條件都比中國差很多,日本比中國貧窮落後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
可是日本人卻有強者的心態,不滿足於當一個東方小國,有向強者挑戰的雄心。
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向比自己強大的中國挑戰,打敗了中國;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又向比自己強大的俄國挑戰,又打敗了俄國;1941年太平洋戰爭,日本再次向更為強大的美國挑戰,日本的這次挑戰終於以慘敗而告終。
但日本戰敗後強者的心態並沒有失去,又重新開始在經濟上向世界強國挑戰。
早在日本剛剛戰敗的1946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汽車小廠"豐田",開始立下雄心,制定出向當時汽車王國美國挑戰的計劃。
作為戰敗國,"豐田"公司在資金技術上根本不能與實力雄厚的美國汽車大公司相比,而且在1949年以前駐日本盟軍司令部還禁止日本制造汽車,但這些都沒有能夠阻止日本人向美國汽車挑戰的雄心。
30年後,日本汽車擊敗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汽車王國,"豐田"汽車也成為世界上家喻戶曉的日本名牌。
日本"尼康"公司原是生產軍用望遠鏡的軍工企業,日本戰敗後不得不"軍轉民","尼康"開始轉產民用照相機。
當時世界上照相機王國是德國,"尼康"公司就把自己的產品定位於趕超德國照相機,30年後日本照相機擊敗德國照相機,現在世界上高檔照相機的90%都是日本產品。
二戰前世界上手表王國是瑞士,戰後日本的"精工"等公司又把產品目標放在趕超瑞士手表上,現在日本超過了瑞士成為世界第一手表生產國。
同樣作為世界強國的美俄德英法等國,也都是具有向強者挑戰雄心的國家。
德國敢於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俄國二戰後在軍事上向美國挑戰,和美國打冷戰。
盡管俄國的挑戰最後失敗,但這也是強者挑戰者的失敗,和那些不敢向強者挑戰,被強者侵略欺壓的弱者的失敗,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相比之下,中國人就缺乏敢於向強者挑戰的雄心和勇氣。
鴉片戰爭後的100多年來,中國人已經在心中把自己定位於弱者,再也沒有向強者挑戰的雄心。
中國不僅在軍事上不敢向強國挑戰,在經濟上也沒有向強國挑戰的雄心壯志。
在1950年代的"超英趕美"運動,不過是五分鐘的熱度,很快就自己認輸。
象日本那樣持續幾十年的堅韌挑戰,中國一次也沒有。
現在中國的發展目標不過是到21世紀中葉成為一個中等發達的國家,中國人已沒有勇氣做超日趕美之夢。
1952年日本豐田公司和美國福特公司商談引進轎車生產技術,但由於美方價碼較高沒有談成,豐田公司的董事豐田英二到福特公司參觀後回來說:美國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們能作到的我們也能作到。
但如果是中國人,大概就沒有勇氣說:日本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們能作到的我們也能作到。
經常看到有中國人號召"抵制日貨",卻沒有看到過"趕超日貨"的口號。
現在中國汽車廠的情況,比日本剛戰敗時的情況好得多,卻沒有一家汽車廠有雄心制定一個30年後讓自己的汽車超過日本汽車的計劃;也沒有聽說中國的照相機廠制定過一個30年後超過日本照相機的計劃。
中國企業的發展計劃,都是急功近利,隻顧短期盈利的小計劃,缺乏向世界一流企業挑戰的雄心壯志。
即使是中國政府制定的長遠規劃,也沒有向先進國家挑戰的雄偉計劃。
中國人還沒有與強者競爭,在自己心裡就先認輸了,喪失了向強者挑戰的勇氣。
二、缺乏爭當強者的自信心
日本和德國在二戰中雖然被打敗,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失敗而喪失了對自己的自信心。
在戰敗後的困苦環境下,日本和德國的精英們沒有千方百計地移民到其他國家為自己尋找一分安逸,而是留在國內建設國家。
因為他們有這樣的自信:我們有能力把國家從廢墟中再建起來,二、三十年後我們又是一條好漢。
可是中國人卻沒有這樣的自信,首先中國人自己就不相信二、三十年後中國能夠發展成為令世人羨慕的一流發達國家。
如果中國人有自信二、三十年後把中國建成一流國家,中國的精英們何必還要千方百計地出國,千方百計地移民成為加拿大、澳大利亞這樣二流國家的國民?
很多中國人申請綠卡,申請外國國籍時都這樣說:主要是為了孩子。
這種心情的確可以理解,讓我們的孩子們變成強國的國民,孩子們將來就能夠昂首挺胸地做人,擺脫作為落後國家國民被別人歧視的尷尬。
可是日本人,德國人"為了孩子"的方法,卻是把自己的國家建成一個發達國家,讓自己的子孫們為生為日本人、德國人而感到自豪。
二戰後日本的技術雖然比美國和歐洲落後很多,但日本並沒有把主要的資金放在引進外國先進技術上,而是把科研投資主要用於自力開發先進技術方面,因為日本人自信自己也能夠開發出同樣先進的技術。
復雜的汽車、精密的照相機手表,要掌握這樣高精尖產品的生產技術,少說也要二、三十年時間,如果沒有對自己成功的自信,日本人就不會為幾十年後才能開花的結果投入巨資搞研制。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的技術革新基本上都依賴向外國引進先進技術和生產線,他們舍得花巨資引進外國技術,但在自己研究開發方面的投資卻非常小氣。
這是因為中國人對自己的科研力量沒有自信,不相信把引進技術的巨額資金交給國內的科研部門,他們能夠研制出同樣先進的技術。
國內的大學、科研所向上面申報科研項目,申請科研經費時,對科研成果的目標大致都是這樣寫:"代替進口產品"、"在國內技術領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等等。
如果你把一個科研項目的目標定為"超過世界最先進水平",反而申請不到科研經費,因為中國政府的官員必定認為你是在亂說大話,他們根本不相信中國人有能力"超過世界最先進水平"。
東方人不象西方人那樣愛冒險,我們經常看到西方人搞各種飛車、攀崖、渡海等冒險活動,卻很少聽說中國人、日本人搞這樣的冒險活動。
由於日本人喜歡安定的生活而不喜歡冒險的生活(這點好象和中國人一樣),日本人寧可選擇一個工資較低但有保障的工作,而不願意選擇一個工資較高但沒有保障的工作。
因此日本人認為歐美式非終身雇用的管理體制,總讓人有一種對前途的不安感,不適合日本人追求生活安定的國民性,所以獨創了一種適合日本國情的雇用管理體制:終身雇用制。
歐美國家的私營企業都沒有搞過終身雇用制,在日本以前,世界上並沒有終身雇用制的成功先例。
日本人沒有照搬歐美國家已經獲得成功的非終身雇用制,而敢於獨創一種自己的終身雇用制,同樣是出於對自己的自信。
相比之下,中國人就沒有這個自信。
中國向外國學習的時候,往往全盤照搬,向蘇聯學習就照搬蘇聯的一套,向美國學習又照搬美國的一套,沒有自信獨創中國人自己的一套。
盡管中國人嘴上常說要搞什麼"中國特色",但實際上都是外國東西的生搬硬套,誰能說出中國的"特色"反映在什麼地方(腐敗除外)?
最近中國到處炒賣外國專家預測中國經濟將在多少年後趕上日本美國的新聞,也是中國人沒有自信的表示。
如果中國人真有自信趕上日本美國,又何必在乎外國專家怎麼說。
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向俄國挑戰時,幾乎各國專家們都普遍預測俄國取勝,日本人卻不迷信外國專家的預言,抱著對自己的自信向俄國開戰,讓結果來証明外國專家的預言錯誤。
二次大戰後,外國專家們都看好中國,認為日本在50年內不可能翻身,可是有自信的日本人沒有迷信外國專家,結果再次打破了外國專家們的"預測"。
拿破侖說:中國是個沉睡的獅子,一旦她醒來世界都要發抖。
中國人總愛炒賣拿破侖的這句話,好像是說連拿破侖這樣的偉人都說中國人了得,你們還不相信嗎?
日本人卻敢說:拿破侖看走眼了,日本才是沉睡的獅子,一旦日本醒來世界都要發抖。
中國人迷信所謂外國專家的預言,但中國卻每每讓外國專家的預測落空;日本人不信外國專家的預言,卻每每讓外國專家跌破眼睛。
盡管中國人口頭上愛說大話,在嘴上絕不服輸,但在中國人內心深處,早已失去了爭當強者的自信心。
三、抱怨和醜化自己的競爭對手
我們會看到一些弱者,他們總是不停地抱怨:今天抱怨鄰居在他家窗前搭了個棚子,擋住他家的陽光;明天又抱怨鄰居晚上大放音樂,搞得他晚上無法入睡。
他們在背後不停地向別人述說鄰人的壞話,一有機會就醜化和貶低鄰人,試圖通過醜化鄰人來讓自己窩在心裡的悶氣能夠發泄一下。
強者們從來不向別人抱怨,因為他們沒有需要抱怨的事。
鄰居如果想在他家窗前搭棚子的話,他會毫不客氣地說:你如果敢搭棚子我就立刻給你拆了;鄰居如果大放音樂讓他無法入睡,他會毫不客氣地說:你如果再不關上音樂我就砸了你的收音機。
強者們心裡沒有悶氣,對別人有不滿就找當事人立即解決,自然沒有必要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更不需要醜化和貶低別人。
中國人出於自己的弱者心態,說出話來總是帶有明顯的"弱音"。
中國人總是憤憤不平地抱怨美國插手中國的內政,憤恨日本不肯向中國道歉,滿肚子都是悶氣。
中國人對美國日本不滿,又不敢明刀明槍地和他們幹一場,隻好搬出背後說別人壞話的弱者法寶,在國內隔著大海亂罵一通,用醜化和貶損美國和日本的方式,來達到所謂"精神勝利"的自我解脫。
一個人被別人打了,一個國家被他國侵略了,對於這個問題強者和弱者有不同的解釋。
弱者的理論聲稱打人不對,侵略無理;而強者的理論認為被打的人、被侵略的國家活該,誰讓你自己沒本事。
一個具有強者心態的人被別人打了,並不埋怨打他的人,隻怪自己的功夫不精,從此苦練本事,認真研究對手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十年後再來比試。
弱者心態的人被別人打了,隻是到處哭訴打他之人的品德如何敗壞,把自己的敵人描述成無一是處的惡人。
這種醜化敵人的弱者精神勝利法,使弱者無法真正看清自己敵人的實態,又不敢正視自己的弱點,因而不能反思改進自己的功夫,終究無法擺脫被動挨打的局面。
100多年前中國和日本同時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日本能夠奮發自強,而中國仍然落後挨打,其原因之一是日本人有強者的心態,而中國人則是弱者的心態。
日本人沒有仇視和醜化侵略自己的歐美列強,沒有抱怨和咒罵這些來侵略自己的人,而是承認敵人比自己"偉大、光榮、正確",虛心向打敗自己的敵人學習。
日本的這種強者心態,不但使日本擺脫了被侵略的地位,而且還擠進了侵略者的行列。
而中國遭到侵略後,則是不停地抱怨和咒罵外國人,把外國人醜化成"鬼子"之類的惡魔,對外國人恨之入骨,甚至出現了見洋人就殺的"義和團"。
中國的歷史書有這樣一個特點,一說到中國,"偉大、光榮、正確"的美稱就悠然不斷,可是說到外國的歷史時,連篇則是他們幹的每件惡事醜事,即使說到外國不惡的時候,也絕對不至於稱讚外國偉大光榮,"偉光正"之榮譽為中國人獨享,天下皆惡而中華獨善。
既然中國的歷史這樣燦爛,中國已經到了如此完美的程度,中國還有什麼需要改進?
還有什麼需要反省?
中國人的弱者心態,使中國人的自尊心變得十分脆弱,既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也不敢正視別人的優點,中國人已經喪失了客觀看待世界的能力。
四、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開脫
在奧運會上,強者奪得銀牌都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用金牌獲得者和自己相比;弱者得到銅牌就高興的不得了,因為他們把連銅牌還沒有得到的選手和自己相比。
找一個比自己更弱的人相比,也是弱者心態的典型表現。
你說我窮,隔壁的老王比我更窮;你說中國落後,印度比中國還要落後。
總而言之,你不能對我要求太高,我做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很不錯了,你看好多人做的還不如我呢,為什麼說我不行?
美國經常幹涉別國內政,但美國也從來沒有抱怨外國幹涉美國內政:我幹涉你的內政,你也可以幹涉我的內政,隻要你有這個本事。
日本違反國際道德出兵侵佔中國領土後,日本就不得不在另一方面承認中國有反攻日本的權力,就無法抱怨中國反過來佔領日本領土的行為。
一個人不顧法律用刀準備殺你的時候,你反過來殺他就成為合法行為,你可以打死我,我也可以打死你,戰爭這個賭博總是公平的。
你咒罵日本人侵略屠殺無惡不作,中國人皆大歡喜;可是如果你反問"既然日本人在中國無惡不作,為什麼中國人不奮起和日本人拼個你死我活?
的話,中國人又要惱火了。
對於"中國人為什麼不能阻止日本人的侵略屠殺?
為什麼不能把侵略者趕出中國?
的問題,中國人又會找出一大堆理由來開脫,什麼"當時中國沒有外援","當時中國沒有錢"等等,但就是不能承認中國的軟弱和無能。
強者依靠自己解決問題,弱者依賴他人解決問題。
中國的抗戰勝利是弱者的勝利,是美國打敗日本的副產品,實在談不上什麼"偉大的勝利"。
如果你拿中國與二戰中美蘇英這些英勇強國相比,說中國的抗戰不夠英勇,就立刻會有人抱怨你把中國人提拔得太高了,馬上找一個弱者來為中國解圍:中國怎麼能和美蘇英相比?
你看法國幾個月就投降了,中國能夠堅持8年不投降,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你還責備中國人幹什麼?
如果把中國的經濟和美國日本相比,中國經濟顯然不能說成功,可是中國偏偏要找一個弱者來沾沾自喜:你看,俄國現在比中國還窮呢。
中國的自然條件並不比美國差,至少比日本好得多。
如果中國人有強國心態,中國人就應該為中國經濟沒有趕上美國、超過日本,而感到自愧羞恥。
但中國人卻是弱者心態,似乎已經認為中國落後是理所當然的,從來沒有為中國不能趕超美日歐而感到難過。
弱者的另一個法寶是和過去比,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好多了,應該滿足了。
在文革時"憶苦思甜",總是說現在比1949年翻了多少倍。
"憶苦思甜"現在又以另一種方式出現:中國經濟近年來進步很大,中國人的生活比改革開放前好多了;現在中國已經有肉吃了,為什麼還要罵娘?
很多中國人似乎已經很滿足中國的現狀,實在看不出中國人內心深處有一種爭當世界一流強國的欲望。最近日本提出要在21世紀爭奪"科學技術的霸權",中國人準備在21世紀幹什麼呢?
弱者心態的人沒有承認失敗的勇氣,總要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開脫。
找一個比自己更差的弱者,回憶一下過去的艱苦,往往是為自己失敗開脫的最有效方法。
總而言之,中國人的弱者心態,已經使中國人喪失了作世界強者的競爭意識。
從政治上看,現在中國人隻要外國人不來欺負中國,不來"幹涉中國內政"就非常滿足了,哪有中國領導世界的雄心壯志?
從經濟上看,中國人似乎已經滿足現在作為發達國家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和過剩過時產品推銷市場的地位,全無中國經濟領導世界的宏偉目標。
中國人對中國的未來已經喪失了信心,盡管中國人嘴上豪言壯語不斷,但有增無減的向外國移民狂潮,已經完全反映出中國人內心的心聲。
近來醫學上已經傾向於把心理異常作為一種病癥,甚至有些心理醫生把弱者心態也算是一種病癥,專門治療那些對自己灰心失望的患者,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弱者心態,重新樹立起自信走向社會。
中國人的弱者心態找個高明的心理醫生看看,也許能夠治好,但這首先要中國人承認自己患有弱者心態的心理病。
如果中國人堅稱自己非常健康,再高明的醫生也無能為力。
Orignal From: 強者和弱者的心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