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與孩子談生死-用同理心慢慢引導

如果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外公去世了,那年小孫子才兩歲,這一天夜裡,他突然想起外公,深深懷念,這時他已經六歲了。
媽媽於是坐下來,聽聽孩子對外公的回憶。漸漸地,她由驚訝、驚喜轉而和孩子同樣想念外公。他們想念外公的鬍子,想念外公的眼睛,更想念外公懷抱的味道……──《想念外公》

「每一個離別,都是一個記憶的誕生,」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陳質采引述達利的話。死亡為孩子帶來的記憶,更難以磨滅。
一般人面對死亡,感到熟悉又陌生,孩子世界裡也如此。更且,孩子對死亡的觀點是從學習而來,如何與孩子討論這沉重卻又難逃的人生課題,格外重要。
研究指出,孩子面對親人去世,往往恐懼大於哀傷,認為從此無所依靠,甚至揣想自己也即將死去。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書中提醒:「如果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說個家族故事
引導孩子認識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現象,可從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頭。
陳質采建議,家人相聚聊天時,找出泛黃照片翻閱,跟孩子說說我們的爸爸媽媽、或記憶中已逝的爺爺奶奶,他們從哪來?做什麼工作?生了幾個小孩?他們那時候喜歡玩什麼遊戲?吃什麼東西?最令人開心或難過的事?
也可以陪孩子把這些故事畫下來,在畫圖說故事過程中,逐漸了解生死。
拿寵物當媒介
很多小孩喜歡養寵物,寵物壽命短,極易成為小孩接觸死亡第一道經驗,父母不妨善用機會進行生命教育。
社工師蘇絢慧有一次參加教會舉辦的園遊會,其中有項撈魚比賽活動,撈到魚的小孩又蹦又跳,很想把魚兒帶回家,很多父母都不肯,說帶回家也是死掉,死掉會難過。
「很可惜,錯過對小孩進行生命教育,」曾到英國進修死亡課程的蘇絢慧搖頭,她舉國外例子,如果魚死了,家長教孩子用衛生紙包起來放在盒子裡,甚至陪孩子進行簡單儀式,告別小魚,「還有家長在馬桶旁邊辦小小告別式,做個禱告,然後才沖掉。」
寵物過逝經常激起孩子對死亡的疑問,狗狗小白去了哪裡?天堂是什麼,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來愈多研究指出,當孩子被鼓勵發問與死亡有關的問題,並容許表達情緒,經常被關愛,遭遇親人過世時,較能面對。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中心教授伊凡斯建議,讓孩子觀賞卡通獅子王,看到小獅子辛巴的爸爸死掉,電視機前的孩子跟著掉淚,其實就是在「演練」悲傷,學習讓情緒有出口。
在生活中引導孩子觀察落葉,了解植物、動物的死亡,體認大自然生命循環,人也是如此。
留意孩子的自責
通常每個死亡背後都有很多自責,妻子後悔替丈夫簽下「放棄急救書」;先生自責跟太太吵架沒接她下班,結果太太發生車禍過世;在外地唸大學的兒子未能在父親闔眼前回到家……
小孩同樣也會自責。有個小男孩,平時喜歡在爸爸身上跳來跳去玩耍,有一天,爸爸心臟病發過世,小男孩非常難過,認為一定是自己太頑皮,害死爸爸。家人怎麼勸說都無效,最後只好求助陳質采醫師。
「先協助孩子平穩情緒,恢復正常生活,再慢慢解釋過世的原因,」陳質采建議。
如何跟孩子說死亡發生了?
親人過世時,究竟該如何跟孩子說真相?
「最好立刻告訴孩子,不要拖延,」伊凡斯博士提醒,找個跟孩子很親的人,在令孩子感到熟悉、安全的環境下,緊緊陪伴著,讓他們知道自己仍是被愛的,往後也會持續被關懷,以降低孤獨感。也要讓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導致爸(媽)死亡,沒有人能預防死亡。鼓勵孩子用語言及肢體表達內心感受,問孩子在想什麼,想知道些什麼。
說的時候要簡潔清晰,不必過度細節,使用適合該年齡可接受的語言及概念,年紀愈小,解釋要愈簡單。
最好不要跟小小孩比喻爸爸只是睡著了或出去旅行,這會讓孩子害怕睡覺,擔心自己永遠也醒不來,或當家人出遠門時,小小孩會非常擔心是不是再也不回來了。
你可以這樣說:「爸爸死了,心臟停止跳動,不會再呼吸,如果一個人死掉,不會再吃東西、上廁所。死掉跟睡著不ㄧ樣,如果睡著,心臟仍會跳動,身體仍在運作,仍會作夢呼吸,如果死了,所有的器官再也沒有功能,只剩下身體而已,身體就像沒有花生的花生殼,就像沒有小孩的校車ㄧ樣。」──《小兒科照護期刊》
小孩宣洩悲傷情緒的方式與大人不盡相同,有位小女孩經常思念因先天性心臟病過世的弟弟,每次媽媽給她糖果點心,她總想保留一份給弟弟,就像以前那樣。可是媽媽一看到女兒這個舉動,哀痛如井水湧出,悲傷難抑。
大人應容許女孩保有形式上對弟弟的思念,也不需過分在孩子面前掩飾情緒,可以對女兒說:「我就是太想念弟弟才哭,不是妳做錯了什麼,我們來寫封信跟弟弟說說話,告訴弟弟,我們好想念他,」陳質采建議。
在活動中談生死
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在《關於兒童與死亡》書裡提到,透過繪畫、遊戲過程,有助於兒童理解或面對死亡。
這幾年,國內出版一些與死亡主題相關的童書繪本,透過親子共讀,引導孩子談論生死大事。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繪本,小男孩布魯諾的爺爺過世了,他不知道什麼是死亡,所以一開始他充滿憤怒,因為爺爺答應帶他去釣魚,卻什麼也沒說,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經常感覺刺痛。經歷了種種面對爺爺死亡的疑惑、痛苦與悲傷,最後他終於明白,心中的爺爺就像照片上那樣微笑著,繼續活在自己的記憶中。
讓孩子參與大自然,體悟四季轉換,葉子從新生到凋零的過程。臨床心理師游乾桂選擇讓孩子種樹,在花開花落中明白,「花謝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誕生了,」他寫道。
去天上看生病的外婆
談論兒童死亡的課題還包括,如何讓癌症末期小孩接受自己即將死去。
林口長庚兒癌專科護理師方恩真觀察,許多小病人其實多少知道身體病況,「孩子比我們想像還勇敢,」經常是父母閃躲,小病人主動交代「哥哥你要用功唸書」、「那個玩具以後就送給你」。
小小孩對死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會害怕分離,以為自己做錯事或爸媽不要他,才會生病快死掉。大小孩的想像力更豐富,把死亡想像如電影演的,口吐白沫、眼睛翻白。
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你身體的壞細胞無法控制才會生病,爸爸媽媽很用心幫你找醫生、治療,我們很愛你,才不會不要你,方恩真建議。
有位六歲女孩,得了惡性腫瘤,狀況一天天惡化,媽媽決定將女孩抱回家,增加更多家人陪伴的時光。小女孩問媽媽,自己是不是快要死了?
媽媽輕輕抱著她,對她說小紅帽的故事,接著說:還記得生病的外婆嗎,妳現在要去天上看外婆了,記得,一路上可能會出現大野狼,妳不要怕,外婆會保護妳,把妳接到天堂,好好照顧妳。之後,小女孩的表哥表姊妹們,每個小孩各帶了一份禮物來送她。兩三天後,小女孩漾著笑容,走了。
讓孩子懂得死亡是生命本質的一部份,為孩子做些預備,生死皆無憾。

Orignal From: 與孩子談生死-用同理心慢慢引導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